古碑之谜
在杂草丛生的水塘边,若隐若现的一块青石布满了绿苔,沉桑古旧,与泥土嵌为一体,一条小路从旁弯延而过,无人注目。随着时间流逝,这块青石早已无人问津,孤芜的静卧在草丛中,被遗落已不知多少年...
公元2021年五月十四日上午九时,福泰陵园员工在外出劳作时发现了小路边这块青石,工作人员出于职业敏感性,意识到这不是一块普通的青石,很可能是一块古墓碑。经过现场仔细查验后,确定无疑,于是决定收集到陵园中进一步研究。当工作人员搬动墓碑时,意外发现一条青蛇卧于墓碑之下,直到墓碑被移走后,青蛇才慢慢没入了草丛中,这块墓碑由此变得神秘而诡异。

墓碑于十四日上午九时被运至陵园内,经小心清洗,墓碑碑文赫然显现“大塘 周公聖趇 字 卓尔之墓”。从碑文信息上看到逝者为一男性,周姓,生于清雍正年间,逝于清乾隆年间。根据墓碑时间推断,老墓碑距今已247年,墓碑通体高1.2米,宽0.68米,雕工精细,根据墓碑体量来看,墓主决非普通人,身份尚在积极考证中。
大塘,“大塘”即“大唐”唐朝昌盛之意(现南昌市新建区大塘乡),位于南昌市北郊40公里处,墓碑发现处与南昌福泰陵园比邻,猜测墓主祖籍可能是大塘乡人。

新发现的墓碑不知与本园百年香樟树下的“大唐周公”古碑有何渊源,这古碑背后所承载的故事着实耐人寻味...
此块古碑的发现,对墓葬文化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,福泰陵园本着建一流陵园的目标,将继续收集唐、送、元、明、清碑石及其民间随葬品,将适时启动墓葬文化陈列馆项目,为传承殡葬文脉做出贡献。
墓碑文化
中国的坟墓中,墓相当于房子,而墓碑相当于门、窗。我们看电视的时候,也经常会简单这样的故事情节。其实,这样的概念,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,因为传承,所以中国的墓文化也格外的丰富,人们会把逝者当作另一个时空的存在者,在中国道教文化中,人死后会成为鬼魂,等待转世投胎。佛教文化中,人死要么去西方极乐世界继续修行,要么下地狱受刑,这些文化都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墓文化。

传统坟墓最担心土石流失,所以挡土和排水的功能对坟墓来说至关重要。墓是安放遗体的位置,外型多为隆起的土冢,源自古人对“山形”的崇拜,象征居财、长寿。在墓边界砌有砖墙防止坟土向外滑动,具有挡土的功能。现代墓碑因为国家对墓地限制,所以用墓碑来防止土石流失的,比如,墓碑在底座部分会用石材拼接成墓座,在墓碑周边浇灌水泥砂浆用来固定墓位,用石栏杆来挡土等。
